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醫周閱讀】外科醫師的左右手─手術室護理師


【醫周閱讀】外科醫師的左右手─手術室護理師

作者:胡永信


一般人對護理師的印象不外乎是門診或病房的白衣天使,不過另外有一群護理師,她們工作的地點是在醫院的深處,一個風貌迥異的世界─手術室。

跨過手術室的紅色警戒線,人們頭戴避免頭髮掉落的布帽、綁頭式口罩、身著寬鬆的綠色刷手衣褲,以及包腳白鞋。除了聲音,唯一可供辨識的特徵只剩下身形與雙眼。這裡是人類以近百年來累積的知識 (無菌、麻醉和止血等) 打造的醫療殿堂,透過侵入人體的手法,以達成治療的目的。病人將自己的身體全權交給醫師,無論要切、要燒、要縫,都任憑外科醫師處置。


經過學校四年的學習,第五年成為實習醫學生以後才有機會踏入手術室。初來乍到,時常被耳提面命的就是不要破壞無菌區。身為手術室的菜鳥還不能刷手,如果想看清楚手術檯上的戰況,得站在主刀或助手的身後,維持不能碰觸身體的距離,如此是為了避免影響手術的進行,另一方面是怕誤觸神聖的無菌領域。然而儘管我們再小心,還是很容易被手術室護理師糾正:「學弟,你靠無菌區太近了!」、「你碰到主刀醫師的手肘了,上一個無菌袖套!」本來努力想融入環境來學習,但是被這麼一喝,自己彷彿就像個異物,立刻感到無地自容,所以我們常常對手術室護理師感到牙癢癢的。不過希波克拉底誓詞有明示:「First, do no harm!」我們只得頻頻道歉,然後默默退後。

當我們逐漸熟悉手術室的作業後,終於獲得刷手上手術檯的機會,除了可以更清楚看到手術的進行,甚至能擔任第二助手幫忙拉勾。有時候為了積極表現,我們會幫忙喊主刀醫師需要的器械,或是直接從器械盤拿取。不過有些刷手護理師卻無法忍受有人擅動無菌器械盤,便出聲喝止:「這裡是我的禁區,你需要甚麼我遞給你!」

手術室護理師也不全是這麼嚴肅,有些護理師會輕聲指導我們該怎麼做,或是解說手術下一步要做甚麼,以及為什麼這麼做,甚至會和醫師們對話,讓冗長沉悶的手術變得輕鬆、氣氛愉快。於是在外科的日子,我們對手術室護理師真是又恨又愛,令人不禁想更了解手術室護理師的工作。


手術室護理的歷史

在近代外科的發展中,手術室護理師扮演團隊合作的重要角色。手術室護理師包括刷手護理師 (scrubbing nurse) 與傳遞無菌物品給刷手護理師的流動護理師 (circulation nurse)。手術室護理最早的文字紀錄可以回溯至1875年,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Johns Hopkins Hospital) 第一次向護理師演講「手術時外科器械的準備」。1800年晚期描述手術室護理師的特性為「必須有某程度的頭腦與銳利的眼睛,能嚴密監看有需要的病人;一顆不容易激動或混亂的心,同時擁有判斷不尋常情況的能力,能提供最大的幫助。」(1)


外科醫師心目中的手術室護理師

手術室護理師的工作包括:「評估病人的生理健康狀況、參與病人與家屬的衛教、創造與維持無菌區域、依據病人的需要提供設備與用物、執行紗布、刀片與器械的計數、監測手術中病人生理狀況與手術環境的控制等……。」因此手術室護理師會這麼在意有沒有人破壞無菌區域不是沒有原因的;此外,外科醫師若不想在手術結束後,才在腹部X光中看到病人腹腔內有未取出的紗布 (紗布帶有一條可在X光下顯影藍色線),也得依靠手術室護理師確實地計數紗布。
   
麻省總醫院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MGH) 附設 Boston Training School 外科護理長 Martha Luce 曾描述護理師在手術時應做甚麼事:「護理師不是只在那兒看手術,而是在手術過程中能預知所有的需求,提供所需要的用物,如此護理師的存在才有意義。」

電影《孤高的手術刀》(2) 中對刷手護理師有寫實的刻畫。中村浪子 (夏川結衣飾演) 擔任外科醫師當麻鐵彥的刷手護理師,為了跟上剛歸國、技藝高超的主刀醫師,她不僅在每次手術前會看手術教學錄影帶 (例:右肝切除術)、作筆記,也會在每次手術後在腦海中回憶、反覆練習。她從一開始手忙腳亂地遞器械,進步到後來可以在主刀醫師還沒開口說話,只要一伸手,她就知道主刀醫師學要甚麼器械,輕輕地揮動手腕,讓器械啪一聲地交到主刀醫師手中。因為她了解手術的一切步驟,對整個狀況都了然於胸,這樣的刷手護理師還有哪位外科醫師能不信賴呢?


歷史上外科醫師與刷手護理師的佳話

開刀房常常是八卦的集散地,而外科醫師與手術室護理師的緋聞也時有耳聞。在外科無菌技術發展的歷史中,乳膠手套的使用是個重要的里程碑,而這背後有個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被譽有近代外科學之父的威廉‧史都華‧豪斯泰德 (William Stewart Halsted, 1852-1922) 是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創院時的第一任外科主任。他指定的刷手護理師卡羅琳‧漢普頓 (Caroline Hampton) 因為對消毒劑產生嚴重的接觸性皮膚炎,於是豪斯泰德請固特異橡膠公司 (Goodyear Rubber Company) 製作供開刀時使用的乳膠手套 (3)。卡羅琳戴了乳膠手套後,不再有接觸性皮膚炎的困擾,而戴無菌乳膠手套也成為進行手術的標準。之後豪斯泰德與卡羅琳順利結為連理,此一軼事更有人美稱為:「Venus came to the aid of Aesculapius(4)


感謝手術室護理師

美香姊(化名)是開刀房B6的資深護理師,這裡也是我最後外科course常待的開刀房。「學弟,移動手術檯的時候要小心病人的手喔,之前有人沒注意,卡到病人的手指就骨折了。」、「學弟,撤布單的時候,腹腔鏡鏡頭要先收喔,不然鏡頭掉地上,我可沒有30萬賠醫院喔!」在開刀房B6的實習醫師都對美香姊的嘮叨印象深刻,雖然常聽美香姊碎碎念,難免會覺得不耐煩,不過她的話有時一語點醒開刀醫師,像是在關肚子縫傷口的時候:「大夫阿,你的引流管還沒固定喔!」要是沒這句話提醒我們,等傷口已經關好,才發現引流管滑出,如此豈不是要再進去肚子裡面把引流管放好?

在病人意識抬頭的現代,病人安全的議題尤其被重視。手術室護理師也成為維護病人安全重要的一員,在手術全期護理 (perioperative period nursing) 這門專業中,舉凡確認病人術前的手術標記、病人手術同意書、timeout時確認病人身分與手術內容、手術中的護理紀錄,以及病人在POR (麻醉後恢復室) 的護理紀錄等環節,都仰賴手術室護理師的維繫。資深的手術室護理師也肩負著指導新進護理師學妹的責任,而年輕的外科醫師更常常向她們諮詢。這些願意在醫院深處的手術室工作,捨棄白衣天使的形象,默默地守護病人的南丁格爾,實在是值得醫師們和社會大眾的了解與尊重。

1:手術室護理的發展可參考《手術室護理》(伍雁鈴等 華杏出版) 第一章 緒論。

2:《孤高的手術刀》(A Lone Scalpel, 2010),描述甫從美國匹茲堡醫學中心習得換肝手術歸國的外科醫師當麻鐵彥,在一間區域醫院施行日本第一例換肝手術的虛構故事,劇情取材自亞洲的首例肝臟移植,台灣陳肇隆醫師的故事。

3參考Lathan, SR (2010). “Caroline Hampton Halsted: the first to use rubber gloves in the operating room”. Baylor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Proceedings, 23 (4): 389–392.

4Venus Aesculapius分別是希臘神話中的愛神維納斯和醫神埃斯克勒庇俄斯。

5:為顧全當事人隱私權,文中人物與故事情節皆經修飾,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1 則留言:

  1. 希波克拉底誓詞有明示:「First, do no harm!」,這句須修正一下,事實上希老的誓詞沒有這句,是後人從他的內容演生而來。事實上有些考證認為希老是再內科不過的人,他甚至是反對當時的所有外科部驟,包括abscess的I&D,所以有人認為誓詞所說的harm是指所有侵襲性醫療行為,談外科好像不太適合引用這段。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