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2014伊波拉特輯之三: 經歷高雄伊波拉烏龍事件的心情點滴

◎高雄榮總內科部感染科 周稚偵醫師

防疫視同作戰-高榮上百人迅速動員

   到宣布陰性後的四個小時,終於意識到這段短短的時間自己的壓力有多大,大哭了一場,還好是陰性。
    防疫視同作戰,還真不是口號。隨便一個決定如果錯誤,就是一場大災難的開始。雖然事情的因由來的奇怪,但是我想我們整個團隊,特別是我,得到了非常寶貴的經驗。
    從一開始決定是否要啓動機制,接下來自啓動的那一刻起,之後一切從急診到隔離病房的流程和動線,醫護人員的出動、調度、配置,警衛、中控室、檢驗人員、清潔人員的配合,與衛生和中央單位的聯繫,一連串大概有上百個人開始嚴陣以待。
    身為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從接到急診電話的那一刻起,根本無暇緊張,不斷打電話連絡,不斷開始想著之前演練過的流程,這個時候哪個單位應該要在做什麼,人應該在哪裡,我應該要去哪裡待命。到了隔離病房之後,要調動床位,要準備防護裝備,除了自己著裝還要協助其他人員著裝。幫忙清潔北北(伯伯)著裝的時候更是焦慮萬分。除了仰仗他們平時的教育訓練和演習,事實上在當下如何正確保護他們不受污染無形中成為我們的責任。


舒緩病人焦慮, 問他蝙蝠肉好不好吃?

       病人到病房之後,和護理人員著裝進去採檢問病史,不到十分鐘我已經開始頭暈氣促、滿身大汗,每問一句話都要先緩緩,吸口氣再開始。要做咽喉採檢的時候,病人嘴巴還沒張開就看起來快吐的樣子,那時候也無暇感覺害怕,只想著要怎麼讓他不吐然後又快速的做完採檢,結果還是失敗。
       在裡面的時候,我想病人一定很害怕吧,還刻意多跟他瞎扯兩句,試圖減低他的焦慮。問他蝙蝠肉好不好吃,問他蝙蝠要怎麼處理,問他去那邊做什麼,他回答的煞有介事。直到脫除裝備,洗完澡,回護理站討論討論,結果我突然決定不了晚上該去哪裡,結果在辦公室窩了一夜,夜難成眠。
        躺在會議室的沙發上,我想著在非洲的那些NGO和醫護人員們,經歷的是比這困難十倍的環境耶。他們沒有這麼完善的裝備,非洲的天氣悶熱也沒有空調,病人量很多,可能還語言不通,又充滿著恐懼。有很多醫師都是從其他國家去支援的,到底他們是抱著怎麼樣的心情和心理準備?結果支援醫師回到她的家鄉,明明沒有症狀卻被隔離,要是我也會非常生氣吧。


平常扎實的演練 團隊通過考驗
       
       隔天一早再瞭解一下狀況,覺得陽性可能性真的很低,就回家了。回家路上走路短短三分鐘,可能是我的心理作用吧,覺得為什麼早餐店老闆不像以前那樣熱情招呼我了?為什麼管理員北北(伯伯)也不跟我說早安辛苦了?為什麼我覺得我好像做了什麼錯事一樣,之前看到的那些對於支援醫師回到自己國家之後正常出門走動的批評,在我腦裡一直浮現。在結果出來之前,他們也是這樣看我嗎?結果出來了是個虛驚,但我所經歷的這一切卻紮紮實實。
      我真的覺得我們整個團隊很棒!多虧了之前從H7N9一路到Ebola的演練,整個流程的核心重點都做到了。從急診、護理、感管、內科部、各個支援單位,當然還有科裡的老師,特別是兩個主任,對於第一線的人員給了很大的幫助。在裡面處理病人的時候想到有任何狀況都有外面人員的幫忙和支援,我並不孤單,這點給我很大心理上的支持。


分享穿脫防護裝備的三大重點
       
       而這次在穿脫防護裝備的幾個重點,雖然做的並不完美但也大致順暢。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是手套,與防護衣之間哪層在外哪層在內要確實穿戴,除了利於之後脫除的順序,手套也可固定住防護衣的袖口,才不會發生袖口上移暴露手臂的情形。
. 是鞋子,穿拖鞋、跟鞋或是勃肯鞋都有風險,一來腳背皮膚暴露面積大,再來是脫防護衣時非常容易掉。據我們的經驗,穿類似護士鞋的包鞋是比較安全的。
. 這次穿脫隔離衣的另一個重點是同儕檢視系統(buddy system),由著裝者和未著裝的同伴共同檢查穿戴的完備度和脫除時的程序,這個制度的好處不僅因爲多一個人幫忙盯著著裝而讓防護更安全,也可減輕著裝探視病人的醫護人員心裡的壓力。特別是在脫除裝備時,聽著同伴沉穩清晰的說著一個個指令,心就不會慌,動作不會亂,污染的機率也就更低了。

請給第一線防疫人員溫暖的支持
   
    這一次的虛驚,媒體熱度很快就退散了,可能也很快就沒有人在意,但是真正的事件隨時都會來,持續的演練和心態上的警戒才是更為重要。防疫這件事,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也請大家對防疫人員給予支持和信心。有越多人對防疫有著正確的心態和認知,防疫工作一定能更完善!


《作者小檔案》
周稚偵醫師
學歷:成功大學醫學系 醫學士

現職:高雄榮民總醫院感染科 主治醫師

經歷: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 住院醫師
            高雄榮民總醫院感染科 總醫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