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9日 星期三
【醫心義語】沒有畢思理, 我們每一年都會新增 24000 個 B 型肝炎帶原者
作者:小橘子
註:畢思理〔R. Palmer Beasley, 1936-2012〕
台灣在1984年以前出生的民眾,約有15% 的人口是B型肝炎帶原者;B型肝炎帶原者意謂著慢性B型肝炎帶原,不會好,病毒在不健康的肝臟中伺機而動,有一定的比例成為肝硬化和肝癌的患者。B肝病毒已經牢牢嵌入肝細胞中,因此,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會產生不可逆的病變。然而肝病在初期、中期往往都是沒有症狀的,唯有靠著定期檢查,才能確保肝臟是否健康。病人常常會輕忽,或者資訊不對等,不知道哪時候需要追蹤,何時需要治療。癌症是台灣過去數年來男女性死因的第一名,其中肝癌是男性的第一名, 女性的第二名。不論是肝硬化和肝癌,常發生在青壯年的家庭,往往造成家庭的破碎,留下年輕妻子及幼年子女令人鼻酸的心碎場面。
然而,這一切從1986年起就不同了!每一個台灣出生的新生兒, 都在一出生就接種B型肝炎疫苗。而且從1992年起, 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B型肝炎疫苗列為小孩例行的預防注射政策。 這些改變,源自於哈佛醫學院畢業, 華盛頓大學流行病學專家, 台灣的女婿,畢思理 教授。1968年來台灣參與華盛頓大學與美國海軍醫學研究所對德國麻疹疫苗預防療效進行研究,開啟了長達40年與台灣的淵源。
1972年起,畢思理利用他先前觀察到台灣高盛行的B型肝炎,以及肝硬化肝癌之間的流行病學關係,開始了解B型肝炎母子垂直(週產期為主)感染的重要性,大膽地推翻第一個分離B型肝炎病毒的諾貝爾獎得主Baruch S. Blumberg教授,發表在PNAS的論述: B型肝炎 (Australian antigen) 與遺傳有關的論點。1979年,畢思理團隊的研究,使得人類對B肝在週產期的阻斷已經有了完整的了解,知道母親e抗原 (HBeAg)陽性為傳染高危險群,而母乳中並沒有B型肝炎病毒,也不會因為哺餵母乳而傳染B型肝炎。畢思理的團隊,雖因中美斷交,美國海軍醫學研究所撤到菲律賓去,仍克服萬難地,在多家醫院,進行B肝的免疫球蛋白阻斷週產期B型肝炎母子垂直感染的研究; 當時Blumberg已經發明B型肝炎疫苗並且在美國進行成人的臨床試驗。畢思理深深地知道,在台灣,只有同時使用B肝的免疫球蛋白再加上B型肝炎疫苗,使得新生兒就此得到免疫力, 才能同時阻斷週產期感染及日後的水平感染。便開始遊說台灣醫界及民眾,引進美國與法國兩支疫苗在台大和北榮分別進行臨床試驗的可行性。然而輿論譁然,以拒絕台灣小孩當白老鼠為理由,反對台灣進行此類研究。畢思理沒有放棄,他透過管道,得到當時的政務委員李國鼎和行政院長,而李國鼎以工學院的背景,獨排眾議,讓這兩個臨床試驗得以於1981年,在台灣針對B型肝炎帶原的母親之新生兒開始進行臨床試驗。面對媒體報導, 專業醫師及民眾都民粹地反對拿台灣人當白老鼠的仇外心態,勇敢地做出歷史性的決策,從此台灣邁入減少母子垂直感染的新紀元。
衛生署在得到試驗結果之後,於1984年針對B型肝炎帶原的母親之新生兒接種B型肝炎疫苗,1986年更獨步全球,決定全面實施新生兒接種。當時甚至提早一個月開打,光一個月,據估計,至少減少了2000個兒童日後成為帶原者。醫療救命,但再怎麼救,也是眼前這一個病人,但是對的公共衛生政策,可以救的人是用百萬計算的,沒有畢斯里的堅持,全球的B型肝炎帶原者不會只有今天這個數目,而台灣因此破碎的家庭會更多,醫療支出的負擔更大,臨床治療的壓力,在今日醫療崩壞的場景下,更顯重要。
台灣在B型肝炎的貢獻,源自於 畢思理教授。教授在今年八月底因為胰臟癌,病逝於美國,享年76歲,讓長他幾歲,台灣兒科疫苗之父李慶雲教授,和眾多與他一起做過研究及教誨過的學生(陳建仁、張美惠、其妻黃綠玉),熱淚盈眶,傷心不已。沈政男醫師在自由時報投書<1984年後出生的台灣人請向畢思理博士說謝謝>, 疾管局也發出新聞稿向偉大的畢思理教授致意。2012年12月15日,台灣大學小兒部於台大兒童醫院舉行紀念會,讓與會的觀眾,在投影片和講者的話語中,瞻仰畢思理一生的心血和熱情!除了熱淚盈眶以外,是的,台灣的年輕人,請向畢思理博士說聲謝謝! 醫療崩壞中的台灣醫界,也請向畢思理博士說聲謝謝吧! 謝謝他讓崩壞中的醫療,少一點負荷,少一點眼淚,少一點無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