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

【醫心義語】解構醫界的性別:台灣醫師的管漏現象



作者:飛米

去年六月在婦產科醫師呼籲生產救濟制度之新聞中,留意到寫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女泌尿科醫師林姿吟指出,院內的婦產科住院醫師7成是女性,絕大多數以後只走婦科,避免接生,今年完成一般訓練的2個年輕女醫師棄醫轉行」的消息,透漏了女性在理工醫等學門中常見的管漏(leaky pipeline)現象。

醫學科學界的性別管漏現象
何謂管漏現象?早在1990年代西方著名的《科學》雜誌便提出了此象徵性的用詞,指出女性在進入如醫學或科學範疇中,在通往高層的生涯管道中一路漏出離去,以至於在科學或醫學頂端呈現明顯的性別失衡,不利於性別友善的醫學教育或政策的制定。2010年《高雄醫學科學雜誌》中,成令方教授在〈為什麼台灣科學界和醫學界的女性人才流失了?〉一文中,也指出台灣年輕女醫師因遇到工作與家庭不易平衡的困境,以及職場中瀰漫的陽剛特質,產生了年輕女醫師不斷從台灣醫界流出的管漏現象。


台灣女醫的管漏現況:離開醫學中心流向基層、出走醫界回歸家庭。
回過頭來看看台灣醫界現況,由於進入醫學界的女性人數上升,使得原本不易被發現的現象,在隨手拾來的新聞中即可一見,但也因性別的盲視,顯少人關注到管漏現象。

我們隨著國內的女醫師專業訓練過程與年齡來看:首先結束了醫學院七年學校生活,畢業後正式進入醫學中心或專科醫院展開專科受訓,在第一或第二年住院醫師階段中,約二十五到三十歲,逢結婚或生子階段;緊接著第三至第六年(隨各專科訓練制度而有差異),成為成熟的資深住院醫師,行政責任自然加重,接手的臨床個案或業務困難度及挑戰相對也提高,而三十到三十六歲,往往也是懷孕的高峰時期,因專科的教育訓練及臨床工作有其連續性,以致於住院醫師若於後面階段放棄,等同放棄專科訓練,因此臨盆前或坐月子中南北赴考並不會不常見。

當女醫師繼續往前行通過專科醫師考試後,進入逐漸獨立成熟執業的主治醫師職位,常常出現白天照顧醫院病患,下班忙碌於照顧家中嬰幼兒或老者,社會性別角色的束縛,往往帶來「自己到底是不是好媽媽」的自責、或是周邊不解的阻力聲;繼之,在主治醫師階段更有專業上繼續進修或撰寫論文的升遷挑戰,往往陷於天人交戰中。因此在專科訓練考完,或是剛當主治醫師不久後,約三十五歲前後在面臨工作與家庭不易平衡的困境下,就會轉往基層診所,甚而轉入家庭,遂,問題也隱藏起來,卻又不斷的輪迴此現象,以致於在醫學中心越往高階主管難以見到女醫師的面孔,當然管漏現象就不斷出現也愈加擴大。

性別角色的改變,擴大管漏效應:年輕住院醫師都去哪裡了?
近代的性別觀點,不再只看單一性別,就如同管漏現象,就不見得只發生在女醫師身上,當強調「實踐父職、分擔家務」才是好男人的後現代社會,遇上新自由主義下的長工時文化,沒有彈性的工作時間,及更強調管理及經濟效益的醫院文化,形成了早上出門小孩還沒醒,過時下班小孩已沈睡,假日進修趕論文,父職實踐的失落,使得年輕醫師在各種醫師基礎訓練的分水嶺中,如畢業後取得醫師證書、或完成新制的一般醫學訓練一年後、或取得專科醫師證書等,便提早離去放棄專科住院(或主治)醫師訓練,轉向合理或彈性工較佳,或有工作自主性的執業環境,成為體現陪伴小孩成長的「好爸爸」。

於是,在醫界世代間產生了新的辯論,也展現不同世代間「角色典範」價值衝突,是該當犧牲家庭奉獻醫療的「好醫師」呢?還是成為可兼顧家庭與醫療工作的「好父母」?除了醫師角色價值不同的展現,在整體醫界人力結構方面,年輕醫師因既長又無彈性的工時,轉而提早從訓練管道中出走,將原本醫學中心階層分明及穩定的老中青醫師正三角形人力結構,轉為菱形,再邁向倒三角形的老化結構,尤其部分需要長時間訓練才足以獨立作業的科別,明顯見到中間流出及底層沒有人加入,整個專科趨向由中老年醫師承擔,也帶來台灣醫界專業醫療技術無人傳承的隱憂。

作者為精神科醫師,網誌:自由的小米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